环创是为了让儿童的学习发生
在幼儿园,环境创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,教师为此倾注时间、花费精力。然而,许多教师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开展环境创设,环境创设的目的是什么,而是把环境创设的手段,比如美化、儿童化、教育化等当成目标。因而,就出现了过分追求环境的装饰性效果,注重外在的精致美观;仅仅为了呈现儿童视角,制作大量的儿童活动海报;片面追求自制材料,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等问题。
作为专业的幼教工作者,我们要从环境创设的顶层视角来看待“为什么做”这一问题,进而才是“怎么做”。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明确提出:“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,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,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。”环境创设的目的,应是让儿童的学习发生,只有这样,环境才能真正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。以主题背景下的班级环境为例,能够让儿童的学习发生的环境,应该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,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。
让班级环境蕴含丰富的主题信息。创设蕴含丰富主题信息的环境,可以不断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,拓宽幼儿的眼界和思维,丰富幼儿的经验,激活他们的思考,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。例如在“纸”的主题活动中,教师将班级环境创设成一个“纸”的世界,不仅提供了“不同种类的纸”材料区域,还特别创设了大量对幼儿来说比较陌生的“纸艺”环境,如衍纸、纸雕、染纸、造纸等。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这一段时间里,幼儿可以随时与主题产生互动。在此主题中,一个小组的幼儿探究了“纸浆和纸”之间的关系,他们最后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出厚的纸、薄的纸、白的纸、彩色的纸、平面的纸和立体的纸面具。承载丰富信息的环境就像一只隐形的手,指引、推动幼儿参与到与主题相关的活动中,不断激发幼儿关注主题、产生问题、持续探究,启发幼儿深度学习。
建设一个和主题相关的资料库。主题资料库里摆放着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的、与主题相关的各类绘本,幼儿自己整理的记录、资料,以及相关的模型等。例如“船”的主题资料库里不仅有幼儿带来的绘本,也有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父母一起收集的“不同的船”的图片、介绍,自己和船的照片、视频,船和船的部件模型以及船的艺术品等。资料库的建立是对幼儿的问题和兴趣的积极回应,它能有效地把幼儿吸纳进来,帮助他们聚焦最近一个阶段学习的重点,通过查找书籍、整理资料等行动,拓宽幼儿关于主题的了解,同时引导幼儿通过书籍进行学习、寻找答案。
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。班级的环境是有限的,不是所有内容都值得展示,也不是所有活动都值得做成海报。它需要教师智慧地选择和判断哪些是有价值的内容,让班级环境成为传达幼儿想法与观点的平台,让其成为幼儿相互学习、共享思维的窗口,进而成为幼儿学习的资源。以“虫虫”这一主题为例,教师选择“蜗牛最爱吃什么”,展示了幼儿的猜测、实验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论;选择了“独角仙成长记”,呈现了幼儿记录下的“头变黑了—长出前腿—长出褐色的小点—尾巴变黑了”这些变化;选择“要不要给蔬菜除虫”,呈现了代表幼儿不同观点的作品。这些内容,体现和展示了幼儿独特的探究、不同观点和想法,以及获得的新经验等,能引发其他幼儿模仿学习、思维碰撞与深度交流,是有价值的。
基于让儿童的学习发生这一目的,环境创设也要为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机会。例如,大班幼儿在散步时发现了一个鸟窝,于是在树旁画了一个标志广而告之。教师随即找来两个望远镜挂在下方,供幼儿观察,由此引发出幼儿更多的观察和探究活动。同时,教师还要明白,环境创设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,幼儿共同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,也是他们获得学习与发展的过程。
(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第五幼儿园园长)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3年02月05日第2版